夜经济只有深夜食堂北京这些地方玩得更

这个夏天,北京市民李一凡的夜生活异常丰富——去珐琅厂体验手绘景泰蓝、到南宫五洲植物乐园感受“小动物奇妙夜”,在首都剧场观看京味儿浓郁的话剧《玩家》。这几天正赶上篮球世界杯,他又邀上三五好友到五棵松华熙广场喝着啤酒观看大屏直播。

自7月12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点亮夜京城13条措施”以来,多种形式的“夜经济”在北京升温。不只是深夜食堂,博物馆开放夜场、图书馆延长闭馆时间、公园开放“夜游”线路……

北京正借着“夜经济”东风,重构夜间消费形式,改变以往“北方没有夜生活”的偏见。

华熙LIVE·五棵松,观众通过大屏幕观看篮球比赛。新京报记者吴宁摄

镜头1

外摆上街三里屯慢下来

在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曾被禁止的规定正悄然突破,比如商家“外摆”布设,设置合规、舒适的外摆摊位,让消费者近距离感受“夜京城”,成为开放式街区激发夜间消费潜力的一剂“良方”。

8月初,三里屯率先试点商家“外摆”,在业态形式上,由曾经较为集中的餐饮领域向零售、休闲时尚、生活方式类领域拓展。漫步在三里屯街区,3.3大厦、太古里楼下的露天餐位大多满员。

王府井步行街,一家家店铺支起伞棚、摆上桌椅,几乎座无虚席。老字号吴裕泰店外可喝到解暑的冷泡茶,百货大楼前能品尝到满记甜品,洋快餐肯德基门前也设立了外摆区,食客扫描桌上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9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