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上的国际来客i自然全媒体
17个国家、名科研人员、5艘极地考察船,以及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组成国际北极科考船队……近日,德国“极星”号和俄罗斯“费德诺夫院士”号从挪威特罗姆瑟港鸣笛起航,奔赴北冰洋中心地区,执行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计划(MOSAiC计划)。未来一年,他们将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区域——北冰洋,展开深度科考。
国际极地科学界积极响应
9月20日,挪威特罗姆瑟港,寒意正浓。德国“极星”号和俄罗斯“费德诺夫院士”号静静停靠在码头。中午时分,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雷瑞波和第一航段11名中方科考队员走下舷梯,在码头上展开五星红旗合影留念。即使拥有丰富的北极科学考察经验,雷瑞波等在面对即将开始的国际联合考察时,依然心潮澎湃。
据MOSAiC计划首席科学家、德国亥姆霍兹极地与海洋研究中心博士马库斯·雷斯介绍,北极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心。近年来,在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出现的冬季寒潮、夏季热浪等极端天气,都与北极气候变化息息相关。该计划具有开创性,科考队将首次在冬季监测北极气候变化过程,加深对该区域气候变化的了解。
近几十年来,北极地区持续变暖,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影响。但科研人员缺乏对冰雪覆盖的北冰洋的全年观测数据。此次科考队员通过无人冰站等获取北极冰区观测数据,对加强北极环境和气候变化监测能力、提高对北极海冰快速变化预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该计划的实施因此得到了国际极地科学界的积极响应和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