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沉没的潜艇命丧北冰洋,天灾还是人祸库

库尔斯克号,世界上最大的战术核潜艇之一,曾经被誉为“航母终结者”,是俄罗斯对付西方航母威胁的杀手锏。这艘号称“永不沉没的潜艇”。在年8月的军事演习中,伴随着两声巨响,库尔斯克号沉没在了北冰洋,潜艇上人全部丧生。这也是俄罗斯海军历史上最惨痛的潜艇事故。是什么让这艘俄罗斯最先进的钢铁巨兽命丧海底?关于库尔斯克号的沉没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是和北约潜艇相撞的,也有说是鱼雷舱自爆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库尔斯克号

1、永不沉没的潜艇

二战后,美国的快速航母编队迅速崛起,特别是70年代尼米兹级航母的服役,给苏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些航母编队可以快速深入敌方领土,进行战略核打击。而苏联的航母发展一直不理想,很难与美国的航母编队在海面上正面抗衡,为了保护本土不受威胁,巡航导弹核潜艇就肩负起了对抗美国航母编队的重任。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苏联建造了数十艘型和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对西方海军形成了一定的威慑力。但是美国的核潜艇技术发展也很快,技术上甚至超越了以发展攻击型核潜艇为主的苏联。于是年,苏联决定设计建造新一代的高性能核潜艇,就是后来的奥斯卡级核潜艇。

潜艇建造船坞

这个新型核潜艇由著名的红宝石设计局设计,设计代号。奥斯卡级核潜艇总结了前几代巡航导弹核潜艇的设计经验,前后花费了将近十年的时间。直到年,第一艘奥斯卡级核潜艇才开建,并在年正式服役。奥斯卡级核潜艇在建造了两艘后,又根据使用情况对原有设计进行了升级,改版为奥斯卡2型,性能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可见当时苏联对这代核潜艇抱有厚望。而库尔斯克号,正是升级后的奥斯卡2型,在年开始建造,年12月服役。

库尔斯克号长米,宽18.2米,相当于两架波音大小,最大排水量吨,在中后部设有两个核反应堆互为备用。该潜艇配备了2台涡轮机,每台可以提供马力的动力,续航力达到了30万海里。

库尔斯克号内部构造

结构上库尔斯克号采用的是特殊的双壳体结构,外壳厚度仅8毫米,由含高镍高铬的钢制成,抗腐蚀性极强,外面还覆盖了8厘米厚的橡胶瓦可以吸收声呐信号。内壳厚5厘米,由高强度钢板构成,两层壳体之间还有2到4米的空间,中间可以灌满水,储备大量的浮力。这种双层壳体设计,抗打击能力极强,至少需要3到4枚鱼雷才能击穿。库尔斯克号内部还设立了9个可分隔的耐压舱,这种大浮力储备加上分舱设计,任何一个耐压舱和其旁边的载水舱破裂,潜艇都可以保证不沉没,生存能力极强,可谓海上“不死幽灵船”。

除了结构上的优势外,库尔斯克号的武器系统也极度精良。库尔斯克号可装载24枚花岗岩反舰导弹。这种导弹取名花岗岩,寓意着无坚不摧,这是一种多用途掠海飞行的超音速导弹,可携带公斤的常规弹头,或5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一枚就足以让航母完全瘫痪。这种导弹最高速度可达2.5马赫,在公里范围内,基本上是指哪打哪,几乎无法拦截,最致命的是这些花岗岩导弹不仅可单发,还可以齐发,24枚齐射可以给任何航母战斗群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除了巡航导弹外,库尔斯克号还可携带28枚鱼雷或32枚水雷,有8具鱼雷发射管。而且库尔斯克号还有先进的声呐系统和卓越的隐身能力。那这样一艘坚固无比、装备精良的核潜艇,是如何沉没的呢?

2、命丧海底

年库尔斯克号列入俄罗斯北方舰队后,受经费紧缩的影响,被停放在巴伦支海海畔的船坞,大部分的设备都缺乏维护,运转不良。直到90年代末俄罗斯军费问题才逐步改善,库尔斯克号的维护才逐步恢复。在年之前,库尔斯克号也仅执行了一次出海任务,就是年前往地中海,在科索沃战争中监视美国的第六舰队。可见这艘潜艇的训练和出海经验都极度匮乏,这会不会是后来事故的直接原因?

年8月,俄罗斯开展了苏联解体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训练,北方舰队的33艘舰船全部出海训练,库尔斯克号也在服役6年里第二次出海。当然,这次大规模的演习也受到了美、英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37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