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国而言,至少要造多少航母,才可以成为
福建舰下水后,中国和美国的航母差距进一步缩小。不过总体来看,二者的差距依旧很大,那么我国至少要造多少艘航母,才能成为真正的海军大国呢?
中国航母需求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得看是什么航母,如果我们将中国的辽宁舰、山东舰等航母计算在内,那么中国至少需要8艘航母打底。
但如果我国未来服役的航母是福建舰这类8万吨级以上的航母,甚至是核动力航母,那么6艘航母就能维持中国最低的国防需求。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这6艘航母全部处于正常执勤状态,没有1艘处于不能出动的状态。如果考虑到航母维护等问题,中国的航母数量还得往上增加。
这一点上其实美国也有类似的问题,虽然美国现在有10艘尼米兹级和1艘福特级航母服役,但这11艘核动力航母其实并不是全都处于随时能用的状态。
比如尼米兹级航母首舰尼米兹号,下水时间是年,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50年时间。
50年时间已经超出了正常常规动力航母的服役年限,按常理来说这艘航母早该退役了。而尼米兹级服役到现在,船身因为老化出现的各种小毛病就会多起来。
这些问题一多,航母就很容易陷入一年修一次,一次修一年的状态。
以目前的美国海军来看,正常情况下美国只能保证6~8航母能进入执勤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福特号航母虽然已经服役,但并未进入战斗序列。所以美国现在实际有战斗力,能按照相关操作守则进入战斗状态的航母,其实就10艘。
这样看来,美国对我国的航母压力其实没有大众想的那么大。中国有6艘福建舰,已经足够保持自己的海上国防体系。就算算上辽宁舰和山东舰这两艘比较老旧的航母,8艘也足够了。
海军大国的定义除了维持海上国防的目的,要讨论中国需要多少航母还需要定义什么是“海军大国”。
这个海军大国如果只是将中国看做是一个地区性的大国,在亚太地区保持影响力,那么需要的航母就比较少。
但如果我们对于“海军大国”的定义是像美国那样,能对全球进行军事影响,海军力量遍布全球的国家,那中国需要的航母会更多,甚至需求比美国还要大。
正如我们前面说的,6艘福建舰足以维持中国海上国防。这6艘航母服役,整个西太平洋和东南亚,很难会被威胁。甚至东太平洋以及印度洋,都会有中国海军的脚步。
但如果中国海军要想在大西洋以及北冰洋巡航,那6艘福建舰不够,我国少说需要10艘核动力航母。
一来大西洋是美国的地盘,北冰洋是俄罗斯的后花园,我国海军要想进去并施加一定的影响力,那所需的海上力量就不亚于现在的美国海军。
二来,中国对外施加军事影响力,比起美国有一个天生的短板,那就是海外军事基地。
中国海军优劣势中国目前能够进行军舰停靠和维护的非本土海港,加起来也就不到10个。美国呢,海外军事基地70多个,其中接近00个都是海军基地,是中国的几十倍。
海外军事基地的意义不亚于航母,甚至重于航母。我们都知道中国在南海的岛屿有时候会被称为“不沉航母”,虽然这些岛屿不能移动,但能部署相当于好几艘航母的战机,从而控制以该岛屿为半径,周边上千公里的海域。
美国的海外军事基地也是如此,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这三个国家,已然成为了美国封锁中国海上力量的“三大基地”。
一旦国际局势紧张,美国在这三个地方部署上千架战机都有可能,到时候我国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如果我们翻开地图,就会发现美国军事基地除了本土,还把亚欧大陆的西边、南边以及东边给包起来了。也就俄罗斯控制的北冰洋,美国的手没有伸进去。一旦国际上出点什么事情,美国随时都能在可能爆发战争的地方部署大量军事武装。
相比较之下,我国在这方面劣势很明显。所以中国需要更多的航母,只有更多的航母才能补齐中国在海外军事基地上的劣势。中国要成为一个能对全球海域施加军事影响的国家,航母的数量比起美国海军只能多不能少。
不过在航母上中国也不是没有优势,那就是军舰成本。
美国的军舰成本比中国高很多,美国阿利·伯克Ⅲ首舰造价5亿美元左右,我国的造价大概在60亿人民币左右。就算按照美元人民币1:6的汇率计算,单艘阿利·伯克Ⅲ的造价也差不多是亿人民币,是大驱的倍多。
所以同等级别的航母,美国造1艘的价格中国能造差不多艘。从军费支出的角度考虑,中国更能承受造航母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如果中国的军费和美国一样多,那中国就该有艘航母。
当然,艘航母对于中国来说也不现实。另外中国加强自己军事力量的目的也并非是搞军事竞赛,而是保护自己的发展成果。所以中国的海军发展目标应该最低和美国海军持平,最高也不会超过美国太多,只求能威慑住那些别有用心之辈。
从航母维护、军事基地,以及航母造价等角度考虑,如果中国眼里的“海军大国”是像美国这样的全球性海军大国,那么10艘核动力航母只是打底。这个数字无疑是非常让中国军迷惊喜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