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河再现普京怒斥首富,北极圈大漏油危

记者

安晶

对于俄罗斯而言,各国避之不及的全球变暖有着积极的一面:随着海冰融化,北冰洋将成为亚洲到欧洲的新航道;人口稀少土地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被普京寄予厚望,将成为粮仓。

但在美好愿景实现之前,俄罗斯首先要面对的是全球变暖带来的恶果:永冻层加速融化,甚至引发了北极圈地区首次大规模柴油泄漏。4年前的一幕再度上演。

俄罗斯有近55%的国土都属于永冻层,全国15%的燃油和80%的天然气生产都位于永冻层地区。

西伯利亚惊现“血河”

据《西伯利亚时报》报道,5月29日,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诺里尔斯克市一家热电厂发生泄漏事故,造成2.1万吨柴油泄漏,其中1.5万吨流入河道、吨涌向地面。

一辆在热电厂外行驶的汽车在遭遇泄漏的柴油后直接起火。

在俄罗斯,用于建筑物供暖的柴油都被染成红色。泄漏的柴油流入河道后,诺里尔斯克市周边的安伯那亚河(AmbarnayaRiver)和达尔德坎河(DaldykanRiver)已经变成了骇人的红色。

图片来源:西伯利亚时报

到6月9日,柴油已经流入距热电厂20公里外的皮亚西诺湖(LakePyasino)中。皮亚西诺湖是皮亚西诺河的源头,皮亚西诺河则是西伯利亚泰米尔半岛的重要水源;而皮亚西诺湖的水最终将流入喀拉海,喀拉海也是北冰洋的一部分。

图片来源:西伯利亚时报

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宣布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进入紧急状态、启动联邦应急措施,并当众斥责诺里尔斯克镍公司主席、俄罗斯首富波塔宁(VladimirPotanin)。发生泄漏事件的热电厂正是由诺里尔斯克镍公司的分公司管理。

周二,俄罗斯当局以破坏环保规定对热电厂经理提起起诉,如被判罪名成立,将面临最高五年监禁。

至于泄漏原因,热电厂所属的诺里尔斯克-泰米尔能源公司发表声明称事故发生时,架设储油罐的永冻层出现软化,导致支撑储油罐的支架突然下沉,最终储油罐坍塌泄漏。

绿色和平组织将此次事件称为北极圈“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燃油泄漏事件,仅水体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超过万美元。

俄罗斯国土资源和环境部副部长帕诺娃(ElenaPanova)预计,想修复当地生态系统至少需要10年时间。

而眼下,俄罗斯当局最紧急的任务是阻止柴油流入喀拉海。

上周,当局从各河道抽出了多吨柴油。但俄罗斯海上救援局发言人马洛夫(AndreiMalov)指出,由于天气寒冷,部分用于阻挡柴油的围油栏遭到冰块损坏;再加上道路不通,应急设备送达现场非常困难。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州长乌斯(AlexanderUss)周二保证,应急人员有能力阻止柴油从皮亚西诺湖向外流,防止柴油流入喀拉海。

截至目前,此次泄漏已经造成平方公里的地区被污染。

河水污染卫星图像。图片来源:PlanetLabs

冻土融化地面沉降85米

此次事故让北极圈的永冻层融化再次成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