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图探秘元朝的北边真的到达北冰洋了吗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疆域最大的朝代,其领土东起日本海,南达南海,西至天山,而其北端更是可以一直画到北冰洋,总面积达到多万平方公里。然而,这种对元朝疆域的描述是否准确?尤其是元朝的北界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导致了许多争议。
元朝地图是研究元朝疆域的重要依据,但也存在着多种版本和差异。例如,元代官修地图《大元十一行省图》和《大元全图》将元朝疆域北界画到了最北,而明代官修地图《皇明九边形势图》和《皇明一统全图》则将元朝疆域北界画到了贝加尔湖。而新中国谭版地图又回到了北冰洋。此外,还有一些民间或外国地图对元朝疆域北界也有不同的表现。这些地图之间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绘制原则、绘制目的、绘制水平和绘制资料等因素。
元朝疆域的形成和历史背景
元朝的基础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国,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当时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于金朝与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后攻打西夏与金朝,并于年攻灭西夏、年攻灭金朝,取得中国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后发动三次大规模西征,形成称霸欧亚大陆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国。
在蒙古第四任大汗蒙哥死后,蒙古帝国内部为争夺汗位,发生了激烈冲突,各汗国之间互相攻伐。虽然忽必烈最终赢得了汗位争夺战的胜利,但身为蒙古大汗的忽必烈已经失去了对其他汗国的控制,其建立的元朝实际控制范围不过蒙古本部及南方汉地。因此元朝的领土只是元朝皇帝直接统辖的领土,并不包括其他汗国的领土。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将统治重心从蒙古本部南移至中原汉地,并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汉化改革,将草原帝国改造成适应中原地区社会文化和经济基础的传统封建王朝。忽必烈于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定漢文國號為“大元”,改蒙古語國號“大蒙古國”為“大元大蒙古國”,定都于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庙号元世祖。自此,蒙古大汗同时也被尊为中国皇帝。
元代北方的政治格局
元代是由蒙古高原上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他的北方情况与之前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很大的区别。
华北是元朝绝对的统治核心,是元代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大都(今北京)是元朝的首都,承担着政治、军事和文化的重要职能。这和历史上其它王朝是一样的。
蒙古高原在元代的地位就非常特殊了。在大多数时期,蒙古高原属于和中原敌对的边境地区。但在元朝,高原一方面作为蒙古帝国的龙兴之地,是蒙古人的故乡和政治权力的中心,拥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另一方面,高原和北京也存在利益冲突(比如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争),高原的蒙古人并不都服从中央统治。就地图边界来说,这个活动范围大约在贝加尔湖以南。
再往北走,越过贝加尔湖,就是西伯利亚了。元朝以前,可以说没有朝代染指过这里。但元朝起家在蒙古高原,因此对西伯利亚地区有了更多的探索。在元代,西伯利亚地区被称为"失里"(Shili)或"失剌"(Shila),是一个边疆地区。元朝对西伯利亚地区的统治主要通过设立边防军事机构和派遣军队来维持,而没有像在中原地区那样建立完善的行政体系和官僚机构。
谭版地图,宋金时期
把西伯利亚划入元朝地图的合理性
首先,古代没有现代的国境线和边境协议。地图本身就只能做到粗略描绘,比较历史文献和地理资料来验证说法。而划定古代地图边界的重要依据,一是通过考察某一朝代或国家在某一地区是否设置了行政机构和官员,以及是否征收了税赋和服役,判断其是否有效控制了该地区;二是通过追溯某一朝代或国家在某一地区是否进行过军事征服或防御,以及是否与其他势力发生过冲突或协议,评估其是否有效占领了该地区;
从元代对西伯利亚的探索来说,在蒙古帝国的扩张过程中,成吉思汗及其子孙除了向东南西三个方向进行军事征伐外,也没有忘记向北扩张,征服招降北部的部落。例如年,成吉思汗令其胞弟拙赤率右手军去泰加森林一带收服当地的部落,斡亦剌种、秃巴思种、万乞儿吉思种、自失必尔种等部族先后归附蒙古。
窝阔台还曾派遣“和端等入北海,往复数年,得日不落之山。”。根据之后的推算,元朝人已经走到发生极昼现象的地区。《元史·地理志》中记载的位置最北部的部族:“昴昂可剌者,因水为名,附庸于吉利吉思,去大都二两五千里......昼长夜短,日没时炙羊肋熟,东方已曙矣,即唐史所载骨利幹国也。”这里特别描述了昴昂可剌昼长夜短的现象,可以推测昂可剌距离北极圈不远,但并没有到达北冰洋。
根据现代的天文历法推算,元朝活动的最北段在北纬63~64度左右(鄂霍茨克海附近)。
所以,西伯利亚本身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荒凉地带,而元朝对这里进行了开发,使北方的部族附庸归附,岭北行省对西伯利亚实施管辖,好比西域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一样的羁縻统治,是完全合理的。但是,把整个西伯利亚都划入元朝领土就有失偏颇了(毕竟元朝人自己都不知道有北冰洋)。现在我们在网上搜索到的图片和视频,最北段都在鄂霍茨克海附近,这是比较合理的。
谭版夸张的岭北行省
而为什么很多地图将整个西伯利亚直到北冰洋都划入岭北行省呢(最典型的就是郭沫若地图和谭版地图)?一种常见的说法是中苏论战的政治需要。这些地图都成于上世纪中叶,为了尽可能否定苏联,才尽可能把疆域直接扩到北冰洋甚至白令海峡。其实,除了元代地图,在其他各个朝代的地图里,北边和东边常常有夸大的情况,对越南等地区的控制反而画的保守,这都说明历史地图的绘制离不开现实政治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