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竟然冬眠七个月西伯利亚人过冬,吃

冬季已经来临,许多人已经穿上了暖烘烘的大棉袄,而我国最冷的地方怕是东北了吧!

但这对于东北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看看,这位好汉即便是被“冰封汽车”,也丝毫挡不住吃烤冷面的步伐。

还有东北“炒酸奶”、“东北铠甲”等专属,这些还真不是其他省份能拥有的。

但中国没有,可不代表其他国家没有,就比如西伯利亚,那里的冬天可比东北冷太多了!

零下几十度是常态,这样寒冷的状态更是长达7个月,就连喝水都需要极大的勇气。

在犹如“地狱般”寒冷的西伯利亚,他们是如何过冬的?

●○俄罗斯的“聚宝盆”○●

许多人提起西伯利亚就感觉,这是一个环境极其恶劣、人口又稀少的国家,其实不然,它的真面目就是俄罗斯不能放手的“发财树”。

在以前的时候,西伯利亚的能源就令不少国家争锋抢夺,即便是如今,它依旧是不少国家“眼红”的“宝藏”。

光说能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而西伯利亚则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地。

就在去年12月,连接中俄之间的第一条天然气管道也成功实现全面贯通。

除此之外,丰富的森林资源也带动了西伯利亚的经济发展,还让许多动物有了稳定的家园。

可别以为西伯利亚就只有这些资源了,它的水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

全球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为它提供了众多资源,还有勒拿河等众多河流,也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

换句话说,这里就是海洋生物的“天堂”,而那里有一部分人也还保留着打渔的习性。

不过他们的打渔方式也比较奇特,一般用的是鱼篓,将冰面凿开后,便将鱼篓放进窟窿里,等上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这种传统的方式既不会破坏鱼类生存的环境,也能给人们带来不少的食物,可谓是一举两得。

可以说西伯利亚最大的缺点就是太冷了,要是外国人去那里住上几天,全身起冻疮都有可能。

●○西伯利亚有多冷?○●

早在石器时期,西伯利亚就已经有人类居住,而这个地区还是不少强悍民族的发家地,就比如匈奴、鲜卑、突厥等民族。

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它最终被划分在俄国的手中。

除了悠久的历史之外,西伯利亚的寒冷也是令人无法不寒而栗的。

因为它北邻北冰洋,而北冰洋的海岸线可谓是曲折不已,形成不少海湾,所以也就导致其他海峡的暖空气难以进入西伯利亚。

此外,那里的纬度也比较高,也就造成了冬季白天短,晚上长的现象,白天少了,光照自然就少了,温度也难以升上去。

在夜间,热量也会损失,这时,要是冷空气再来“插”一脚,呼呼的吹着本就寒冷的西伯利亚,那么它就变得更寒冷了。

所以说,西伯利亚就像是一个“大冰窖”,常年处于寒冷的状态,即便是夏季来临,温度依旧只能达到十几度,并且还就像一阵风吹过,立马就“走”了。

而西伯利亚的夏季周期也特别短,才7、8月份,那里就要开始进入寒冬。

一旦冬季来临,那么居民面临着的就是交通不通、取暖不方便等难题,那么他们是怎么度过寒冬的?

●○过冬诀窍○●

要想度过寒冷的西伯利亚,首先需要准备的就是粮食。

在八月底的时候,相关部门就会通过各种方式通知居民,冬季要来了,从现在开始要准备粮食了。

据悉,他们每年过冬的粮食,人均储存都会高达公斤,其中还没有包括饮水和供暖的柴火。

这样算下来,他们每年要准备的资源还真是琳琅满目。

那么为什么才八月底,他们就要准备粮食了?

其实也是因为,他们需要居家7个月之久,为了度过寒冬,西伯利亚人可丝毫不敢马虎。

在这期间,汽车根本派不上用场,就连上厕所都是一大难题,更别说出门采购物资了。

所以说,他们必须在寒冬来临之前,将过冬的粮食准备好,才能生存下去。

而在寒冷的冬季,一眼望去,只有白茫茫的一片,要是穿一件白色的衣服站在外面,不仔细看都无法找到人。

不过,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还是令不少人羡慕不已!

在外人看来,长居家中7个月简直就是“天堂”,整天吃着大鱼大肉,要是再来点小酒就更好了。

不得不说,这种逍遥快活的日子确实很容易让人产生向往之情,但享受之后,就要顶着大风大雪,上山砍柴了。

这么算下来,还是别了吧,上班也挺好的,还有空调。

而寒冷的西比利亚依靠的就是供暖系统了,为了将室内保持温暖,在门窗上反复加固是有必要的。

要是供暖的机器出现故障,他们也会花大价钱将暖气修复好或者换一个更好的设备。

因为他们知道,要是暖气出现故障了,那么接下来面临的就是严峻的生活挑战。

不过,这些条件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较为方便,但对于住在农村的西比利亚土著人来说,暖气就显得比较昂贵了。

那么他们在如此寒冷的冬天又是如何生存的?

●○土著人不一样的过冬技巧○●

西伯利亚除了俄罗斯人以外,还有不少的图瓦人、雅库特人等土著生活在农村。

深居农村,有些家庭使用暖气还是有的,但多数人还是以火炉为主,所以说他们的冬天必备品就是柴。

虽说西伯利亚的森林资源丰富,但也不是随意砍伐,这也就意味着柴是由相关部门掌握。

到了冬季,自然就发放至各家各户,要是超额使用,那就需要自掏腰包。

并且在零下几十度,普通的衣物也很难抵挡严寒,于是便有了流传千年的着装穿搭——皮草。

这种皮草比较常见的就是由鹿皮制作的,价格也不是一般的贵,一件完整的大衣,从帽子到鞋子,算下来,足足需要元左右才能买得到。

在寒冬,许多工厂都会被迫停工,许多人都是“窝”在家里,享受温暖的生活。

但住在乡村的土著人还不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因为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不仅需要上山寻找木柴,还需要寻找家畜的食物,让家畜活下来,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得到充足的粮食。

并且他们保存食物也有自己一套方式,冰天雪地的地面是不能保存食物了,只能从地下着手,地窖就是最好的选择。

将收集的食物都腌制之后,分放在罐子里,还有专门放食材的“杂货铺”。

但其实,冬季他们也很少能吃到新鲜的蔬菜,要知道天气寒冷的状况下,这种脆弱的植物怎么可能会保持新鲜呢?

与之相反的就是西伯利亚发达的畜牧业了,即便不是冬季,他们餐桌上的鸡、鸭、牛、羊可谓是样样不少,就连鹿肉也是他们的最爱。

虽然西伯利亚寒冷,但他们的生活还真是丰衣足食。

●○结语○●

西伯利亚的气候总是令人难以接受,但本地人已经在常年的严寒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比如狩猎、用雪橇代替汽车等。

除了这些以外,每日铲积雪也是他们必做的任务,要是稍有懈怠,打开房门都是极其困难的。

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家里供暖系统遭到破坏,那么就不止是生活的问题了。

真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伯利亚能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中找到诀窍,也得益于生活的“智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