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漂流389天,数百名科学家带回一个噩
在我们的印象中,北极终年都被冰雪覆盖,气温极低,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动物都穿着或身覆厚厚的皮毛和厚厚的脂肪用来抵御严寒。
除此之外,在极地地区,还有着特殊的天文气象,例如,美丽的极光等。极地地区的白天和黑夜也与其他地区的不太相同,在这里白昼和黑夜会分别持续数月。
极低的气温、特殊的环境让科学家们认为极地地区是一个非常适合的科研地区,在最初,极地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
不过早前一段时间,极地地区出现了一些变化,为了了解极地现在的情况,在年9月20日,全世界各国共多名科学家参与了一个北极计划,他们将乘坐“极地之星”号破冰船前往北极中心,将在北极地区做一个考察。
“极地之星”号破冰船“极地之星”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有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等19个国家的三百多名科学家参与,他们先乘坐极地之星考察船前往北极中心地区,在这次的旅途中,破冰并没有像之前的考察那样费劲,他们一路上都没有遇到很厚的冰层,很顺利地到达中心区。
在到达中心地区之后,这艘船要待在这里很久,因为在本次计划中,船要和冰层冻在一起,然后和碎冰一起漂流。
而待在北极的这段时间里,科学家也没有闲下来,他们一直在观察北极地区的环境状态和之前的不同。
在选定了极地之星所停靠的冰层后,科学家们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探勘活动,他们要不断地外出采集样本并日复一日的进行研究,要知道北极地区是隐藏着许多难以发觉的危险,这些危险都有着致命的威力,例如,隐藏在冰雪下的冰洞,一旦陷下去就很难再爬上来。
破冰船前进除此之外,初来乍到的科学家们还需要适应北极的黑暗,极夜时期的北极,整个地区只有天上的月亮是亮着的。
其次,北极地区低至零下四十度的气温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安全,科学家们不管是外出活动还是在室内进行研究,都要穿戴好保暖的衣服。
最严重的危险是,北极地区还有可能会产生极地风暴,猛烈的暴风雪有着无与伦比的威力,为了防范这种灾害,科学家们事先修好了冰跑道,一旦有这种灾害,他们就需要立刻驾驶极地之星逃离。
北极风暴万幸的是,预想中的最坏情况并没有发生,整个计划一直在顺利的进行中,在冰层上经历过三个多月的极夜之后,科学家们又经历了数个月的极昼,他们随着冰层漂流了天,记录了所有的变化和一些重要数据后,这场最浩大的考察活动落下了帷幕。
那么,“极地之星”计划究竟发现了什么呢?
“极地之星”计划的发现首先,在前往北极的路上,科学家们认为一路上实在太过于顺利,破冰船的破冰简直不费吹灰之力,这意味着北极冰层变得更薄,北极正在融化。
北极冰层在变薄虽然夏季的浮冰仍在存在并对航行有一定的影响,但相比于之前的浮冰情况,这点影响就如同挠痒痒的力度一样。
其次,在北极滞留的时间里,将近有二十只北极熊,包括带着小熊的母熊们先后闯入了科考船附近,因为北极熊从不轻易闯入人类的领地,因此这一奇怪的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
通过观察,他们发现了北极熊正处在没有食物的困境中,每一头熊都饥肠辘辘,而如果这些北极熊在北极的冬天来临之前,还是没能找到足够的食物来填饱肚子,就不能获得足够的脂肪支撑它们度过这个冬天。
北极熊虽然这些处在困境中的北极熊很可怜,但为了生态平衡着想,科学家们并没有因为同情而给予它们食物。
最后,通过卫星观测,北极地区的冰面面积是历史第二低,仅次于年的冰面面积。
同时,年的冰层厚度与往年相较也大大降低。这意味这我们将面对一个非常严峻的形势,即北极正在默默“死去”,科学家们预计北极的冰盖也将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消失。
北极正在默默死去北极的噩耗北极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那一点。北极地区是指北极附近北纬66°34′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
北极身处在北冰洋内,不像南极洲一样建立在陆地上,而是在海面形成了厚厚的冰层,因为身处于海洋中,北极地区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而在海底还有着天然气、石油等矿产资源,总之,被冰雪覆盖的北极地区有着夺目的黄金、形成千万年的石油、煤炭还有游来游去的众多鱼群,是一个充满宝藏的地区。
北极资源开采但很可惜的是,根据最近几十年的数据来看,北极正在默默消失。因为北极的冰层实际上就是一块巨大的浮冰,它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从北极的厚度来看,夏季的厚度最薄而冬季的厚度最厚,但根据以往的数据,北极冰层的厚度虽然有起伏,但总体上是在在不断的下降。
从年开始,北极地区的冰盖厚度就开始明显下降,在这几十年中,已经减少了将近40%,而且最靠近北极地区的陆地——格陵兰岛上的冰川也开始大规模融化;从冰层面积上看,冰层面积的季节变化跟从厚度变化一致,但冰层缩小的地区不定。
格陵兰岛冰层融化根据年7月份的卫星观测图像上来看,冰层面积已缩小到约万平方千米,是从年起最小的冰层面积,比往年同时期的冰层面积还要小,甚至比年极地之星计划观测到的面积还要再小31万平方千米。据此科学家们预测北极地区的冰层将会逐年缩小,直至消失。
这个噩耗在年的极地之星计划结束时,就被科学家们公布出来,考察队伍中的科学家们曾直言:“我们正在观看北极海冰消亡”。
根据极地之星计划的观察结果并联系年的海冰面积和厚度的变化可知,科学家的说法是正确的,北极的冰盖正在消失,通过这些观察结果和往年的许多数据,他们认为北极正在默默死去。
北极冰盖正在消失什么使北极死去?首先,我们最容易注意到的一点是气温的变化。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使温室效应加强,造成全球气温升高,这也是最影响北极地区的原因。
由于北极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对于温度的变化也比较敏感。因为地球上的大气层和海洋上的洋流是从赤道地区向南北方向扩散,将赤道的气温扩散到整个地球上,而北极正处于地球的顶点,因此温度上升的格外明显。假设赤道上的气温上升一度,那么北极地区的气温就要上升约十度还要多。
自从工业革命开始之后,二氧化碳这类温室气体通过化石燃料的燃烧而被大量的排放到大气层中,千百年来储存的碳被人们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释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极度升高,导致全球温度都在升高。
碳排放除了二氧化碳之外,甲烷这种气体也被人们大量排放,这种气体比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要强上二十倍,可见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未来中,地球的温度会不断地爬升,而北极地区也不会再像之前一样有着冰雪和寒冷的气温,将会变得温暖湿润,寒冷的北极地区将会慢慢地消失。
其次,有专家学者们认为,北极地区融化的原因,并不全是人为的全球变暖。
地学博士梁光河通过对大量数据和文献、以及气候现象的分析认为:北极冰川融化是由于北冰洋深海裂谷喷发玄武岩活动造成的。
玄武岩他认为北极地区的融化与其地下温度的上升也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北极的地下正悄然进行着板块运动,西伯利亚板块和北美洲板块不断地分开,导致地底岩浆喷出,是使海水温度上升的重要原因。
同时,他认为南极地区并没有像北极一样快速融解,它的温度反而大幅度下降,并积累了许多冰雪,这也佐证了他的观点。
自然的力量要比人们的力量强的多,或许正如梁光河博士所说,是自然的力量参与了北极的消亡。
板块运动最后,除了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北极消亡之外,北极自身具备的大量稀有的资源导致了许多国家的觊觎,这也是导致北极消亡的导火索之一。
经过各个国家的勘测,北极地区不但有着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也极为可观。
除了这些化石资源外,北极地区还被确定有着钻石、黄金、铁等矿石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引起了一些国家的争夺和开采,人们的多次踏足和开采活动也对北极的消亡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开采资源北极的改变会有什么影响?凡事有利也有弊,我们先讲好的方面。
北极的融化会加快北极航道的形成,北极航道是一条经过北极的航运路线,这条航运路线会极大减少以往路线的长度,航运路线的长度减少就会降低航运的成本,进而减少运费,同时到货时间也会有所提前,这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很有利。
其次,北极的融化会让隐藏在北极冰盖下的矿产资源更容易开采出来,有利于我们缓解如今的能源供应不足的情况,有利于我们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接下来讲一讲坏的一面,第一,北极的环境一旦改变,就会使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动物无法适应环境的快速改变而灭亡或者数量急剧下降,对于这些动物,如北极熊等,将会遭受灭顶之灾。
北极熊数量减少第二,北极地区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被冰冻起来,随着北极地区的逐步解冻,人们逐渐在北极地区发现一些史前动物的尸体,有的尸体新鲜到毛发血肉都还存在,这意味着一些来自史前的细菌、病毒等也有可能被传播,这些人们从未见过经历过的病毒一旦大规模传播会导致人类的大危机。
结语在冰上漂流天的科学家们向世界公布了这一个噩耗,我们应该重视起来,做好应对措施。
各个国家不应该仅仅只是想着如何瓜分占有北极的资源,应该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首要目的,保护我们的地球。
北极的生命正在逝去,我们一定要赶在一切都还来得及的时候,挽回我们所做的所有错事造成的结果。
保护北极生命的生存环境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