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北疆划到北冰洋沿岸这科学吗附精美地
本文的讨论基础主要依据年3月刊载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上的《元朝北疆范围研究》一文,并参考了网络资料和个人藏书地图。文中观点综合了他人意见和个人思考,不喜勿喷。
元代是中国王朝中十分特别的一个,元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结束了唐末以来几百年的分裂割据,不仅继承汉唐以来的中国版图,而且还将疆域扩大了不少。
在大蒙古国建立以前,在今天的中国版图内,西有西辽、回纥(畏吾儿)、西夏;北有蒙古诸部;东北及华北、中原是金朝统治范围;南有南宋;西南有吐蕃及大理。成吉思汗于年统一蒙古高原,称汗建国,号“大蒙古国”。大蒙古国向四周不断扩展,疆域不断扩大。随着国土的增加,诸王的封地开始扩大到新征服的地区,形成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四大汗国。到忽必烈继承汗位后,虽据有蒙古本土和汉地,,名义上可号令诸王,但四大汗国已事实上游离于大汗的统辖之外。年,忽必烈建“大元”国号,有元一代,元朝皇帝虽具蒙古大汗称号,但与四大汗国所谓宗藩关系,只是彼此往来的礼仪辞令,不能与大蒙古国时宗藩关系等同。故而元朝国土不应包括四大汗国。
元朝灭南宋以后又四处征战,版图四至达到极致远超历代王朝,为中国历史疆域最大最广。其东、南、西方向是大致确定的,基本无异议。唯有北疆范围尚有较大疑问。大家翻看比较权威的谭其骧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会发现元朝的岭北行省、辽朝行省北疆远达北纬70多度的北冰洋沿岸。谭版历史地图是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历史地图集,网络流传的中国历代版图多依据谭版为母版。郭沫若版的《中国史稿地图集》也是一样,元朝北疆直达北冰洋。但相信大家或多或少还是感觉心中疑惑,13世纪的蒙古人居然占据了北冰洋沿岸,会不会太不可思议了。若说有个别蒙古人到过北冰洋沿岸,或许还能说得过去(事实上没发现这种考古遗迹),但是若说蒙古人的统治就到了这里,感觉不太可信。后笔者看到《元朝北疆范围研究》一文,总算解答了心中疑惑,对文中观点深表赞同,这里将文章主要观点摘出,供大家参考。
文章指出,关于元朝的北疆,国内最流行的说法是到达了北纬74度左右的北冰洋沿岸,此外,国内外还有其他多种观点。文中研究认为,元朝的北疆大致到达了北纬60度一线,即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个别地方到达到了北纬63度,即今贝加尔湖以北。海南岛南端与贝加尔湖北端刚好在同一条经线上,这是元朝疆域南北跨度最大之处。
那么,为什么笔者认同该文的研究呢。其实,大家只要考察郭版和谭版出版背景和制图依据就知道了。元朝的北疆所达历来各种史书的记载都含混不清,郭版和谭版制图最主要的依据是元人郭守敬在进行日影观测实验,在各地设立了测影所,而其中最北边的北海测影所,史书记载的北海具体指哪里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考据研究,郭版认为北海是指北冰洋,测影所自然在北冰洋沿岸(上图红线处)。《元朝北疆范围研究》一文认同元朝时的“北海”是指贝加尔湖,给出的北海所位置与谭版是极为接近的(上图红线处)。依情理推断,谭版应该更准确,但谭版为啥还是将疆域划到了北冰洋呢,笔者推测,一是郭版成书在前,自有其影响。二是谭版地图集初版于70年代文革末期,当时中苏关系也剑拔弩张,为维护民族尊严和领土主权,难免受政治气候影响。
笔者翻查地图,北纬60度线大致是从俄罗斯东边的名城圣彼得堡横穿俄罗斯到远东鄂霍次克海西北岸马加丹一线;北极圈线是北纬66°34′,那么,北纬63度位于北纬60度线与北极圈线中间;贝加尔湖最北处为55°46′。个人简单划线图如下(郭版为底版):
中外学者所画的蒙元地图如下(网络收集和个人藏书拍摄):
1、一幅英文版地图,出处不明,年的蒙古帝国(元朝和四大汗国)。北疆基本在北纬60度一线。与上文的研究较为接近。
2、元朝和四大汗国版图,选自《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编者:顾颉刚章巽;校者:谭其骧。地图出版社年3月第一版,上海第一次印刷。图中元朝的北部边界分为三段,最东段的外兴安岭一线在北纬56度左右,中间的贝加尔湖一线爬升至北纬60度左右,西北的叶尼塞河上游一线最远则达到了北纬63度左右。与上文的研究较为接近。
3、元代疆域图,《国史大纲》,钱穆著,九州出版社,年7月第一版。北疆约北纬53度一线。
4、蒙古帝国(),《全球通史》(第7版修订版),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第一版。约54-56度一线。
5、13世纪的蒙古帝国,《世界文明史》(第四版),丹尼斯·舍曼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1月第一版。约54度-56度一线。
6、蒙古帝国,《泰晤士世界历史》,理查德·奥弗里等著,希望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年8月第一版。最上面的绿线是北疆界限,约54度-56度一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