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何难以建造大型军舰冷战带来的恶果
在整个冷战期间,美国最害怕一件事,就是苏联凭借军事力量强行翻盘。我们都知道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对抗,政治领域两人各有一套话语体系。只不过随着苏联解体,他的那套叙事体系被美国封杀掉了。
今天韩国、日本拍二战电影,有时甚至不敢出现苏军的镜头。经济方面则是美国占优。虽然苏联没有他们抹黑的那么弱,但苏东集团的确无法在民用领域与西方匹配。但军事层面上,美国还是很担心的。如果苏联在最后关头真的开过莱茵河,美国能不能在常规战中稳住局面真的很难说。
一部日本电影里的苏军到了今天,我们同样有这种担心。现在美国在军事层面仍然对中俄有存量优势,如果美国真的破罐子破摔,利用自己军事力量的优势强行把世界拉入新冷战,也不是没有可能。之所以有这种担心,就是因为美国海上霸权正在变得非常脆弱。这种脆弱与当年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一样。
今天我们看俄罗斯的造船能力,只能用无限唏嘘来表示。俄罗斯海军继承了苏联海军的遗产,但也真的只剩下继承。因为如今的俄罗斯已经不具备大型舰艇的制造能力。普京强行为俄罗斯海军续命,但也只能建造吨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级导弹护卫舰。
有人说俄罗斯是没钱建造大型舰艇,这么说也是没错的,但没钱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没能力。因为大型军舰的很多零部件,俄罗斯已经不能生产了。如果进口肯定要承担相当部分的费用,所以俄罗斯海军在能凑合的情况下尽量凑合。毕竟随着反舰导弹与潜艇技术逐渐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俄罗斯近海防御也不太需要大型军舰。
俄罗斯北方舰队而在远洋作战方面,俄罗斯目前还没有这个想法。俄罗斯虽然海岸线宽阔,真正需要与美国直接对抗的地区为波罗的海、北冰洋和太平洋。但这三个区域里只有波罗的海军事压力大些。这也是俄罗斯海军能凑合就凑合的原因。
俄罗斯海军的衰弱源于苏联解体后造船工业的分家。俄罗斯单靠军舰订单无法养活整个生产链。即便有些环节的技术并不高端,但随着苏联解体,这些环节因为没有业务而宣告破产。目前俄罗斯商船总吨位才万吨,根本排不上号。
一战美军很“牛仔”同样的问题如今在美国身上也出现了。美国曾经是工业强国,二战中能打败日本靠的就是强大的生产能力。美洲人一直不会打仗,美国也不能例外。一战时美军一直被嘲笑为民兵。美国完全靠着生产能力获胜。但这种能力在里根自由经济学中彻底被破坏。
美国的钢铁、仪表、阀门、喷涂等全部都转移到了亚洲地区。随之而来的就是造船成本的快速攀升。年美国承接了62艘远洋船订单,年是46艘,年是35艘,年是13艘。从年开始,所有远洋船的订单都是0。美国不是玩市场经济?那就不需要造船能力,因为这个价格普通公司买不起。
里根向资本臣服然后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美国军费突然间就到了一个新高度,然后就再也降不下来了。军工复合体贪污是一部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匹配产业链的美国,需要从海外进口零部件。各大造船厂一年可能就靠一个订单活着,而造船厂又是个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了养活这么多人就必须多找军方要钱。
然后你就惊奇地发现,美国和俄罗斯的情况竟然完全一样。是的,很多人认为冷战是美国胜利了,其实冷战没有胜利者。苏联确实败给了寡头走向解体。美国同样败给了财阀,里根的自由主义,其实就是牺牲美国的立国之本换取经济上的喘息。
因为当时的美国深陷滞涨的困扰,年小布什打海湾战争时一分钱拿不出。40年的饮鸩止渴就是换来了今天制造业的全面崩溃。所以美国很怕,惧怕世界海军下饺子一样的发展速度。20年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在海上与美国争霸。那么明天呢?
作者/孤寂寒光
更多军事国际相关事实,以及观点评论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