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可乐和北冰洋,南北两大汽水霸主ld
同为老品牌,同样被“外资”雪藏后宣布复出,天府可乐与北冰洋汽水的这场”暗战“如何上演?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身份同为“国宴名品”北冰洋汽水:已有80年历史,辉煌时曾登上国宴席,成为款待国际友人的饮品。年正式复出。
天府可乐:作为80年代诞生的民族饮料品牌,曾被定为国宴饮料,中国八大饮料之首。国内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75%,远销海外市场。年1月在重庆正式复出。
市场餐饮渠道vs商超渠道北冰洋汽水:在重庆的渠道以铺货餐饮店为主。因玻璃瓶需要回收,所以其最理想的销售点是各大餐饮店,包括火锅、小面、烧烤、串串。
天府可乐:目前以商超为主,例如重庆新世纪、重百、永辉等超市都已入驻。在成都,天府可乐也进驻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还在餐饮、线上等多渠道全面布局。
市场双方全国布局刚启动北冰洋汽水:在北京的小卖部、餐饮店、商超等地方都能买到。仅玻璃瓶汽水就卖了多万箱,京津翼市场占有率高。
天府可乐:每月销售额达万元左右,60%为重庆市场。还被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定为国庆日指定饮品。同时,还有不少俄罗斯、日本、英国、新西兰等国的商家也发来合作邀请。
均要“落子”全国市场北冰洋汽水:目前南京工厂选址已经确定开建。原材料所用到的橘子,很大一部分都产自重庆地区,所以,设在国内的第三家工厂很有可能选址川渝地区。未来或将降低北冰洋销售价格,增强竞争力。预计一年实现50万件销量,争取三年内超过目前北京地区万箱的年销量。
天府可乐:目前在长寿、南充的生产线已经投产,接下来在四川的另外两条生产线也将投产。下一步将逐步布局国内其它城市,甚至是国外市场。罐装和玻璃瓶装产品去年已上市,今后还将陆续推出青鸟、天鸟品牌产品,以及巧克力香槟、天府锦橙果汁、植物蛋白饮料等50余款老品牌、老产品。
上述内容太麻烦?没关系,我们来看一张天府可乐与北冰洋的命运列表,更加能帮助理顺这两个“南北汽水霸主”相爱相杀的过程: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有两大相似之处:在命运发展轨迹上,两者均是中国八大汽水品牌之一、迅速登上国宴、实现创收巅峰(同一年)、与百事合资(同一年)、被百事雪藏与走向民族品牌复兴。这一点,是大快人心的,大家都期望它们能再度统驭行业,重暖曾经的记忆。
在复兴前与复兴后,钱黄与李奇均站在自己的领土里,度过辉煌,走过艰难,再战征途。这也是消费者愿意看到的,对一个品牌不离不弃的企业家,才能赢取真正的信任与尊敬。
在特点层面上,两大霸主饮品自打复出后却开始变味了。它们一个弄丢了中草药味,一个以“汽量”来混淆视听,以达成最后的相似点:4.5元。消费者这可不买账了。它们打出了“复兴”的旗号,却无法带给人曾经的温暖记忆;即便将其称作为“创新”,但消费者并不热衷于口感不如从前的无聊创新;消费升级也没问题,但升级后的价位应该与预期相匹配。
品牌历程或许会让人心潮起伏,为了复兴而付出的坚持也会让人予以尊重,但口味变了,所有的好感与支持都将在顷刻坍塌——口味是产品交易的有偿付出,但情怀不要钱;品牌的起伏命运或许会让人握紧手,但变味的产品就如冲淡的茶,人们会立马离座放手。
为什么会这样?若要追根溯源,两者口味的转变,其实都可归咎于23年前的百事的乱入。
年,在当时政策的鼓励下,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为代表的国际饮品,一举收购或并购了包括北京北冰洋、沈阳八王寺、天津山海关、青岛崂山、武汉大桥、重庆天府可乐、广州亚洲汽水在内的中国七大饮料品牌,他们就这样拱手让出了中国汽水市场。
如果当时它们不为招商引资的大潮所动,如果它们多考虑主动出击而非倚仗外企给市场带来活力,或许它们不会是当今的局面吧。
可是商业角力并非游戏,当中没有彩排,没有重来,没有托词,没有如果。
南北两大汽水霸主给了我们两个教训:产品才是盈利核心;大潮不一定是企业的驱动力。复兴是好事,我们也需要情怀的供氧,但只有企业在掌握核心技术做好产品、认清自己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复兴与情怀才有意义。
来源:快消品经销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