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前,第一个在长城喝可乐的4岁小

年3月19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北京的八达岭长城上遍布游客,其中有一个穿着绿军装,衣领子上还有两枚红色领章的小男孩。

他牵着父母的手,笑起来特别活泼可爱,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小男孩。一家人有说有笑地走着,突然,小男孩被一位外国人“拦住”了。

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男人用不流利的中文询问小男孩:“可不可以占用你一点时间,给你拍个照。”小男孩有点懵,不知所措地看向父母。

他不知道眼前这个陌生的白人给父母说了些什么,总之他们是同意了。然后,小男孩拘谨地面向镜头,双手不知道该怎么放。白人变换了好几个姿势,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拍照角度。

突然,他想到了自己口袋里的可口可乐,他给小男孩打开了一罐可乐并插上了吸管。外国男人把可乐递到小男孩手中,告诉他这是饮料,可以喝的。

看着这个从来没有见过的红色铁皮壳子,男孩很是好奇,试探性地抿了一口,甜甜的饮料好像在舌头上绽开了,新奇的口感一下子点亮了小男孩的眼睛。

外国人抓住时机,眼疾手快地记录下这见证性的一刻。而这个小男孩,也成为我国第一个品尝可乐的人。

可乐风靡西方,流入中国

说起可乐,它的诞生其实是源于一场意外。年,美国经济迅速发展,每一个美国人都怀揣一夜暴富的梦想,到处寻找发财的机会。

其中有一些头脑灵活的商人,靠着贩卖所谓的“祖传秘方”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年5月8日,美国佐治州药剂师约翰,突发奇想,他希望发明一种好喝还可以补充营养的饮料。饮料是发明成功了,可约翰喝起来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虽然约翰发明的饮料有提神醒脑、轻微缓解头痛的功能,但离约翰预期的还是有很大差距。于是,约翰又向饮料里面加入糖浆和水,再加一些冰块一起搅拌。

约翰拿起饮料细细品尝,味道真是好极了。在做第二杯的时候,约翰的助手不小心把苏打水倒入了饮料里,结果约翰发现,饮料的口感反而更好了。

约翰把这种饮料命名为可口可乐,并开始推广,一上市就因为它独特的口感被众多消费者热爱,瞬间风靡整个美国。

在可乐面世的时候,中国还处在动荡之中,百姓朝不保夕哪有什么闲情去享受所谓的饮料。后来,新中国成立,我国的经济逐渐回升,也恢复了和其他国家的外交。虽然中国的情况已经大有好转,但国人对于国外传来的稀罕物件,还是敬而远之。

中国的第一瓶可乐还是由一位美国记者带过来的。为了拿到进入中国的签证,詹姆斯是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还是多亏朋友的帮助,他才有机会踏上中国的土地。

詹姆斯来中国前,顺手将眼前的几罐可乐装了进来。詹姆斯来中国的任务是采访中国,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记在纸上,回美国做成报道发表出来。

为了领略中国的美景,詹姆斯跟着翻译游览了北京著名景点故宫,北京城用时间沉淀出来的岁月厚重感,是美国无论如何也追不上的。詹姆斯不断按动快门键,定格下眼前的雄伟景观。

来北京,自然要攀登八达岭长城,刚上长城,詹姆斯的镜头里就出现了一个八岁小男孩,男孩穿着绿色军装,特别活泼可爱,詹姆斯想要给男孩拍一张照留作纪念。

在征得了男孩父母的同意后,他开始选取角度,这个时候,詹姆斯突然摸到了包里的罐装可乐,他打开一瓶可乐并插上一根吸管,随后将这罐可乐递到了小男孩眼前。

男孩第一次看见可乐,好奇地喝了一口,绵密的气泡在舌尖绽开,口感奇怪极了,小男孩微微皱眉。詹姆斯看着男孩喝着可乐,眼疾手快按下快门键,给他拍了许多照片。

而这个小男孩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品尝可乐的人。詹姆斯回美国后,将这张照片发表在《国家地理杂志》上,还给这张照片起名为《红色中国的第一罐可乐》。

那一期的《国家地理杂志》将这张照片印为杂志封面,一时间火爆全美。

而这张照片也有着非凡的意义,第一位喝可乐的中国人意味着我国与美国关系缓和,也为中国人民逐渐接受西方商品做出了巨大贡献。

年,中美两国建交。可口可乐公司迅速与中粮总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开始在中国建厂并销售可口可乐。

三千箱可乐从香港运输到广州和北京,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到达中国大陆的国际消费品。

小男孩长大,成为商人

当年这个第一个喝可乐的小男孩叫黑建涛,生于年8月29日,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黑建涛的父亲是邮电局的工程院,母亲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

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下,黑建涛从小就对电子很感兴趣,虽然家里并不贫穷,但黑建涛的零花钱都是靠自己努力换来的。

只有在黑建涛考试取得好成绩之后,父母才会奖励他一瓶北冰洋,一毛钱一瓶的北冰洋是黑建涛童年最喜欢的饮料。

也是得益于父母的教导有方,黑建涛的成绩特别好,一直到高中都是名列前茅。等到黑建涛读高中的时候,可乐已经不再是稀罕物件了,街头小贩也做起了散装可乐生意。

小贩们把可乐装在一个大桶里面,孩子们可以花两三毛钱买一杯回家。每次只要有买可乐的商贩出现在巷子里,马上就会被孩子们团团围住,小孩会央求大人给自己买一杯可乐。

而往往一个孩子买了可乐,周围的孩子都会凑上来讨好地想要喝一小口。

黑建涛遇见了也会买一杯可乐,然后带回家和妹妹一起分享,黑建涛觉得喝可乐是一件特别洋气的事情。其实黑建涛长大后,已经忘记了当年在长城上发生的事情。

那个时候黑建涛才七八岁的样子,记忆都是片状的很难连续起来,在黑建涛的记忆里,只隐约记得自己见过一位外国人,对于喝可乐的事情都忘得差不多了。

年6月,黑建涛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也是在这里,黑建涛认识了未来的妻子。

两个人还在谈恋爱的时候,黑建涛喜欢从北京买邮票带到南京去卖,倒手邮票赚来的差价就可以请女朋友喝可乐。一直到这个时候,喝可乐都还是一件时髦的事情。

黑建涛在大学时期还加入了学校广播站,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在保障学业的同时充实大学生活。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平时聚在一起就会聊起毕业后去哪里工作。

周围同学都还是想要去到大城市发展,增长一下视野,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自己可以在大城市里闯出一片天地。大学毕业后,黑建涛先是回到北京工作。

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可人生哪有一帆风顺的呢。在北京工作的时候,苦和累都不说了,最难受的是努力工作了却看不到任何回报。

黑建涛总是陷入贫穷之中,最困难的时候,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在北京摸爬滚打的日子里,黑建涛看不到一点希望。

不过,黑建涛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打倒,他想会不会是北京还不太适合自己,可不可以换一个城市重新开始。失败激起了黑建涛的斗志,带着不服输的拼劲黑建涛辗转来到上海。

由于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黑建涛开始从基层员工做起,每天都在工地上奔波,回到狭窄的出租屋后,还要熬夜画图处理数据。

努力终究是会有回报的,黑建涛一点点积累经验,总算是在房地产行业闯出点名头。经验越发老道的黑建涛,眼光也更加长远,出于对房地产公司的热爱,黑建涛想要自己创业。

黑建涛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建筑设计公司,凭借着黑建涛多年积累下的人脉和经验,公司逐渐起步。

黑建涛看公司步入正轨后,还把公司业务扩展到海外,也是得益于黑建涛眼光毒辣,他的公司逐步打开海外市场,公司也越做越大。

设计公司小有成就后,黑建涛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他又在北京创办了一家咨询公司。平时工作之余,黑建涛特别喜欢打高尔夫球,球技也在有意的训练下越来越好。

中央电视台还专门邀请过黑建涛当高尔夫解说员。说来也是巧合,黑建涛第一次当高尔夫球解说的时候,那场球赛的赞助商就是可口可乐公司。

巨大的可口可乐宣传海报贴在场地四周,时隔多年,黑建涛也算是间接与可口可乐合影了。不过,在黑建涛的记忆里,这还是他第一次和可口可乐合影。

功成名就,时隔四十年再遇故人

黑建涛成为格林纳达国际商务中心CEO后。年10月20日,黑建涛和格林纳达副总理外交部长皮特,在香港领事馆进行了友好会谈。

一同出席会议的还有很多格林纳达政府高级官员。中国发展到今天,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越发频繁。

皮特先生还公开赞扬了黑建涛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格林纳达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还感谢黑建涛在中国与格林纳达文化经济交流方面做出的贡献。

黑建涛的努力对于促进一带一路的发展都是极有帮助的。年,他在给妻子买蛋糕的路上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

来电者是可口可乐公司委托的大使馆员工,可口可乐公司想要找到当年第一个喝可乐的小男孩,于是委托大使馆联系照片上的男孩。

大使馆员工找到黑建涛后,还专门建立了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22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