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老国产汽水之一,卖给外资遭雪藏15年,
炎炎夏日去北京旅游,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对于不少人来说,一定是北冰洋汽水。在北京,北冰洋汽水的名气跟老酸奶不相上下,如今复产后更是供不应求,每天生产万瓶都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日前,摄影师专门深入北冰洋汽水生产线,探访了一度登上国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亦伴随了许多人成长的“老北京”。图为北京北冰洋一次封塑流水线。
相比先后复产的天津山海关、陕西冰峰和青岛崂山,为何北冰洋能够赢得市场,并在在各地攻城略地建厂投产?这还得从北冰洋的历史说起。图为喝过的北冰洋空瓶被回收运到工厂,工人将空瓶成箱放在了流水线的起点。
北冰洋汽水的品牌出现在年,那年“北冰洋”正式将冰山大白熊图案注册为商标,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国产汽水之一。辉煌的时候,北冰洋汽水不光是人见人爱的“国民饮料”,还一度成为国宴饮品。图为装玻璃瓶的塑料箱,每一个都要经过专门的清洗设备进行清洗,这些灌装好的饮料正在排队进入装箱设备。
北冰洋食品厂的历史比北冰洋汽水更长,它的前身是“北平制冰厂”,原为国民党湖北督军王占元的侄子王雨生开的,是北平第一家有冷藏业务和制售人造冰的工厂,也是它结束了清末民初以来依靠天然冰储存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北平制冰厂更名为“北京市新建制冰厂”;年,新建制冰厂迁到永定门外沙子口,年又扩建成为“北京食品厂”。图为北冰洋空瓶排队等待第一项检查,工人将瓶子有破损的或者有异物的拣出。
当时,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上海的屈臣氏迁入京城同北京市食品厂合作。屈臣氏从上海为北冰洋带来了数条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体化灌装流水线。图为如今的北冰洋全机器装箱,整齐又快速。
年,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成立,北冰洋迎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仅在最初的三年里,公司的产值就超过1亿元,利润达到多万元,牢牢占据着京城冷食、汽水领域的“大哥”位置。
在那个年代,北冰洋是时尚与潮流的象征。那时冰箱、冰柜还未普及,小卖部、合作社一般会把汽水泡进一大桶凉水里着,往往是一桶还没泡凉就销售一空。图为封盖后的饮料被送往包装环节。
也有的在冰面上凿出一个个小凹槽,把汽水放在里面“冰镇”,老板守着大冰块,一边与街坊邻居谈笑,一边不住地用手翻转着瓶子,让它们“均匀受凉”。
在上世纪90年代的合资大潮中,北冰洋与一家外资饮料巨头成立合资公司后,经营权落入外方之手,陪伴几代人的北冰洋渐渐被“雪藏”,大约在年,北京大街小巷冷饮摊上,那只熟悉的“大白熊”就彻底没了踪影。图为检查员正在对生产线上的易拉罐饮料做最后一道检查。
这一别就是15年,年,经过一整年艰苦谈判,北冰洋这一民族品牌被收回,代价是收回品牌4年内不能生产碳酸饮料。年11月,北冰洋正式复出时,已是深秋。虽是销售淡季,北冰洋仍旧卖了十几万箱。此后几年,北冰洋汽水销量更是逐年上涨,经常脱销,这个复出的老品牌,重新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图为灌装封盖完毕后,到了人工查验的关卡,主要是检查灌装容量有没有达到标准。
玻璃瓶、铁皮盖儿、冰山白熊的图案、纯正的桔子味、冰爽的杀口感,又重新带给了人们记忆中的味道,如今的北冰洋生产线每分钟灌装瓶,日产百万瓶,仍供不应求。用作家肖复兴的话说,“那熟悉的淡黄色,那熟悉的橘子味道,其实就是童年的颜色,童年的味道。”图为成箱的饮料被运到库房,等待发往千家万户。(版权图片,禁止转载,如喜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