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冰峰的西安人,会喝出一个ldquo
00年初,基民们会问:易方达的张坤还行不行,怎么基金持仓全是白酒?而等到了年底,他们便会“真香”地抱拳:坤哥!
新高,新高,再新高——贵州茅台年内走势的主旋律,不禁让资本市场惊呼:酱香科技才是永远滴神!
茅台,被称为中国价值投资的一面旗帜。而在大洋彼岸,与酒精饮料相对的软饮料,也是价值投资发源地的经典案例:可口可乐0多年前便是股神巴菲特的重仓股,而且现在还是。
△心有猛虎,樱桃可乐
价值投资滚雪球的秘诀,可以浓缩成四个字:长坡厚雪。如果用这个标准来看,软饮料是一个比白酒更广阔的市场——毕竟未成年人禁止饮酒,而汽水却老少咸宜。所以,国产汽水也想在资本市场拥有姓名。
率先投石问路的是老北京的北冰洋。00年1月,拥有红星二锅头、北冰洋汽水、义利面包的北京一轻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资本运作,计划借壳大豪科技登录A股。主营自动化缝纫机的大豪科技,在停牌结束后连顶10个一字涨停板。可如果深究起来,主要原因还是沾了清香科技的光,相比之下,北冰洋更像是二锅头的陪衬。因此,大豪科技算不上中国汽水第一股。
那么,中国汽水第一股的title将属于谁?
西安冰峰汽水,可能会成为第一个吃股市螃蟹的纯正汽水公司。根据相关公告,冰峰已经与券商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预计在今年5月底前递交IPO申请材料。
不过,作为一个地方性汽水品牌,虽然老秦人赞不绝口,但冰峰要走上全国干饭人的餐桌,其实道阻且长。
诞生于年的冰峰,占据了西安本地同类饮品8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这种诞生地的本土统治力,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冰峰+肉夹馍+面皮的“三秦套餐”。
实际上,不仅是西安的冰峰、北京的北冰洋,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内有很多地方性汽水品牌:天津山海关汽水、哈尔滨大白梨、重庆天府可乐……
地方性汽水,本质上是计划经济+地理垄断的产物。
如果说导致市场经济存在周期波动的原因,是市场在匹配供给、需求的暂时失灵,那么计划经济就是要通过生产计划、产品配额(例如粮票、布票),否定市场的作用,以行政手段直接匹配供给与需求。
虽然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Diversityisessentialtohappiness)”,不过,经济计划制定者的出发点,通常和生产者更近。这是因为单一品类尽管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但却是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
△罗素确实说过这句话
在计划经济下,一个城市没有必要拥有两个品牌的汽水。
除了这一原因之外,地方性汽水也离不开罐装技术造成的地理垄断。
年,铝质易拉罐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就是讲福耀玻璃的《美国工厂》所在地)被发明。而此前,汽水厂均采用玻璃瓶罐装。
△代顿,美国比较大的城市
玻璃瓶的好处是,可以充更多的碳酸,因此有很多消费者认为玻璃瓶装汽水最有“内味儿”。但坏处是玻璃瓶易碎,导致产品存在着销售半径——要是把北冰洋从北京运到西安,高昂的运费必然使北冰洋在西安市场上无法跟冰峰竞争性价比。
所以,地方汽水品牌的百花齐放,本质上是一种垄断。只是这种垄断的护城河是脆弱的。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后国门大开,再加上易拉罐、塑料瓶等新罐装技术,保护地方性汽水的护城河,转瞬间便被可口、百事的推土机无情填埋。
北冰洋、山海关、汉口二厂等,纷纷被可口可乐、百事两大寡头以合资方式并购,废弃了原来的生产线,成了后者的灌装厂。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随着国潮概念的兴起,让日渐成为社会消费主力的80后,一边怀念童年,一边为国货买单。嗅到商机的国产汽水,开始重拾自己的品牌,复刻消费者记忆中的味道。
软饮料是好生意、好赛道吗?
是,也不是。
说软饮料是一个好赛道,主要是因为消费者有着多样化的需求,只要在一个细分领域中深耕,很可能就会实现从0到1的跨越。
在这个方面,还冒着热气的典型案例,便是这几年一夜之间占领便利店货架的元气森林。
虽然是%的国产品牌,但外包装上醒目的“気”,总会让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误以为这是日系产品。
元气森林宣称主打健康+好喝的产品路线。0糖0卡路里0添加蔗糖的肥宅快乐水更健康,的确能够让减肥中的白领丽人为之买单。至于好喝与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看法,不过在甜味剂上,元气森林使用了成本更高的赤藓糖醇,而不是零度可乐中的阿斯巴甜。
赤藓糖醇在口感上更接近蔗糖,相比之下,甜度百倍于蔗糖的阿斯巴甜简直甜得灵魂出窍,这也难怪很多肥宅水资深爱好者往往对零度敬而远之。
简言之,元气森林抓住了一二线城市年轻人,既要满足口腹之欲但又不想减肥的痛点,所以能在短短几年内脱颖而出。
不过,成功的幸运儿毕竟是少数。如果把幸存者当成大概率,那么就会导致“幸存者偏差”。元气森林的成功,并不代表软饮料是一个能够轻易从1到10的好赛道。
跟白·民族之光·酒相比,软饮料其实存在着很多天然的劣势。
最直观的表现是毛利率水平。可口可乐60%的毛利率水平,已经是软饮料行业中的佼佼者,但是酱香科技傍身的茅台,毛利率超过90%。
其次,在经营层面,白酒偏轻资产,软饮料重资产,显然前者更受欢迎。产地不在茅台镇的茅台,不是真正的茅台,想要开拓新市场,只需要把酒卖过去。但是全球化的可口可乐,却要在开拓新市场的过程中建设灌装厂。
更“不讲武德”的是,茅台的资产,也就是发酵的酵池,是越用越值钱,但在会计上却要计提折旧,这反而隐藏了茅台的价值。
而可口可乐灌装厂的设备,却是越用越不值钱,计提折旧只会造成公司价值的降低。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茅台原本应该随时间贬值的固定资产是“越战越勇”;而可口可乐则是传统的“再而衰,三而竭”。
最后,在存货保值方面,白酒具有天然的优势。很多行业都为存货而头疼,唯独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存货不仅不贬值,反而还会升值。白酒越陈越贵,但软饮料过了保质期就要作废。
所以,很多地方性的白酒品牌都走向了全国——茅台、五粮液,在全国都可以买到。相比之下,软饮料能做到这一点的,恐怕只有可口可乐、百事这样的国际巨头,更别提冰峰这样的地方性汽水了。
那么,冰峰是不是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呢?
从地方走向全国,冰峰并非没有榜样可以学习。
在商业模式上,啤酒和汽水一样,存在着销售半径,以及其他相似之处。冰峰发展的参考系,可以是近几年从地方走向全国的新锐啤酒品牌——新疆的乌苏,在成功地让内地朋友认识了“夺命大乌苏”的同时,也使自身销量实现了大幅增长。
消费品公司要想出人头地,至少要集齐品牌、产品、渠道这三颗宝石。
既然说乌苏是冰峰可以参照的榜样,那么乌苏又是怎样做的?
什么是品牌?抽象地说,品牌是消费者在情感层面上的溢价。乌苏在品牌上,并不忌讳自己的地方性,反而围绕着新疆大做文章。大盘鸡、红柳大串、爆辣炒米粉,这些新疆儿娃子、丫头子的心头好,之所以能被全国朋友们记住,都离不开其自带的大开大合的新疆气场。用人民艺术家aka唐山disco之王——赵丽蓉老师的话说,这叫: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有了差异化的品牌与竞品相区别,产品上也要足够特别,才能强化品牌价值。啤酒花直接决定啤酒风味,而新疆是我国有名的啤酒花产区,乌苏啤酒得了地利之便。很多人反映,乌苏喝起来偏醇厚,而且比较上头,再加上瓶装60ml比其他品牌给得更多,一瓶更比六瓶强。流传甚广的“夺命大乌苏”一说,反而更激发了吃瓜群众的胜负心、好奇心。
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好的渠道让产品触达消费者,品牌和产品做得再好,也只能事倍功半。
由于销售半径的存在,本地啤酒要想打开异地市场,通常需要把工厂开到靠近新市场的地方。乌苏先是在资本层面,引入国际第四大酿酒集团嘉士伯,而后借助后者的力量,在宁夏、云南、安徽、四川、湖南等地建厂生产,并且还在全国30多个省份都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
在品牌、产品、渠道这3个维度上,乌苏很清晰,但冰峰就有点迷离:年营收3亿左右,IPO募资规模不低于4.6亿元,但是搞的钱要拿来干啥,冰峰“仍在筹划中”。
所以,上市只是冰峰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想真正冲出西安,走向全国,冰峰在品牌建设、产品差异化和渠道搭建等方面,恐怕还要下很多功夫。
在这些方面,国产汽水还真要向国际大厂虚心学习。可口可乐学着肯德基做米饭那样,推出了生姜可乐,并且官宣热饮更佳。可口可乐把中国消费者的民间魔改升级成官方原创,巴菲特的重仓股,可真是个平平无奇的零售小天才。
从情感上讲,中国消费者自然是希望国产汽水能跟国际大厂来场漂亮的battle。虽然消费者也愿意掏钱寻找儿时的味道,但中国汽水不能只打怀旧牌。
消费者唯一的忠诚,只有对物美价廉的执着。作为厂商,不能总是幻想着消费者为情怀买单,为信仰充值——中国汽水第一股的成长之路,
设计/视觉:小李老师↓年入0亿,江小白做对了什么?↓↓健力宝前总裁是个神人,比王林还神↓
↓“美国王老吉”的发家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