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红军曾翱翔美国天空,没有飞机美军给造
70多年前,美国和苏联曾谱写了一段如今听起来依然有些不可思议的故事:涂着红五星的战机在美国的天空中翱翔,苏联军人在陌生而繁华的异国街头漫步……这一切,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小城伊丽莎白市真实发生过。保卫航线,苏联向美求战机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原本相互敌视的苏联和美国面对纳粹德国这个共同的敌人,迅速走进同一条战壕。自当年11月1日美国的“租借法案”对苏开放至二战结束,美国向苏联累计提供了价值超过亿美元的军用物资。苏联领导人之一米高扬承认:“如果没有租借法案,我们可能不得不再多战斗12至18个月,付出更大的损失。”美援物资前往苏联,最重要的路线就是横跨巴伦支海的“北极航线”。然而,在号称“水下狼群”的德国潜艇疯狂阻击下,运输船队损失惨重;年夏,超过60%的物资沉入了北冰洋海底。苏联方面迫切需要能够对抗德军潜艇的新式武器。年的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承认苏联现有的空中巡逻力量“无法胜任”,迫切需要现代化战机。罗斯福当即承诺,为保护运输线,将竭尽所能地提供苏方所需的一切。美苏军人在“游牧民”战机前合影苏联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PBY-1型水上飞机。这一美国联合公司的得意之作被誉为“能前往任何地点、执行任何任务的战马”,火力强、航程远,在波涛汹涌的北冰洋上也能安全起降。斯大林派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就此事与美国洽谈。包括时任副总统杜鲁门、驻苏大使埃夫里尔·哈里曼等都表示反对,理由之一是PBY飞机上装有堪称“黑科技”的高精度瞄准具,不能让苏联获取。罗斯福力排众议,委任海军中将帕特里克·贝林格全权监督这一绝密计划。很快,一个美苏联合工作组建立起来,项目名称定为“斑马”。为苏联生产的PBY飞机绰号“游牧民”,发动机、油箱、雷达和机身都经过了专门设计。苏联提出需要至少架飞机,开足马力的美国兵工厂最终生产了架。厂方安排了专人在飞机上喷写俄语说明,顺便在机身和尾翼上涂上醒目的红色五角星。苏联飞行员“空降”美国海滨小城飞机有了,接下来的问题是飞行员。每架“游牧民”需要7名机组人员,在哪里、如何训练苏联飞行员?由于苏联方面不同意美国教官入境,培训只能在美国进行。罗斯福选中了伊丽莎白市——为此,华盛顿特批了万美元(大概相当于今日的万美元)扩建当地原有的海岸警卫队基地。拥有1.2万人口的伊丽莎白市是个典型的海滨小城,“斑马计划”团队看中的是这里的地理环境,它距费城兵工厂多公里,受训人员可以在费城吃早餐,然后坐上飞机轻松地飞到训练场;同时,这座城市位于帕斯科特兰克河入海口,宽阔的水面非常适合部署水上飞机。年3月,首批苏联飞行员来到美国,指挥官是瓦西里耶夫上校。迎接他们的是美国海军竭力搜罗的会讲俄语的官兵,格雷戈里·加加林中尉位居其中。加加林的曾祖父是尼古拉二世沙皇赏识的宫廷艺术家,他的父母则在20世纪20年代移民美国。年6月,瓦西里耶夫学成归国,他的继任者马克西姆·奇比索夫中校碰上了小小的麻烦——美国人的俄语欠火候,颁给奇比索夫的身份证明写错了字。来到美国的苏联飞行员大多经验丰富,其中不少受过战火洗礼,掌握“游牧民”并非难事。到年年底,交付苏联的飞机已达99架,而整个“斑马行动”一共训练了超过名苏联飞行员。从战火纷飞、物资紧缺的苏联来到歌舞升平的美国,苏联人一时间很不适应,美国人的“铺张”作风令他们眼花缭乱。虽然苏联军人的到访属于绝密,他们还是经常去闹市区逛街。他们不会说英语,但手中的大把现金让店主们很高兴。一些苏联人还专程去酒店体验了一晚,这家酒店至今仍是该市地标。奇比索夫甚至托人找来了一辆新款雪佛兰轿车,苏联飞行员很快学会了开美国车,在没有驾照的情况下驾驶了好几个星期,并获得了当地警察局的特许。遭遇德国潜艇大显神威苏联人来美国绝不是为了吃喝玩乐,惊人的训练速度表明了他们渴望归国参战的热情,美方重金打造的“游牧民”也没让他们失望。苏联飞行员对新飞机赞不绝口,“能成为它的飞行员真幸运。”飞行员谢尔盖·帕谢齐尼科提到,他的机组经常护送苏联黑海舰队的船只,“在护航任务中,每架飞机都搭载4枚炸弹,但我们几乎没机会使用它们——德国潜艇望风而逃”。年9月,鲁巴纳机组在未携带炸弹的情况下遭遇德国潜艇,他们用机枪和敌人周旋,坚持到援兵抵达,合力将目标击沉。这也是苏联“游牧民”的首个战果。美国作家在《斑马行动:罗斯福和斯大林的绝密任务》一书中提到,苏联飞行员驾驶的美国战机搜索和摧毁了大批轴心国潜艇,自身无一损失。不过,还是有两架飞机未能抵达苏联:一架坠毁在挪威海岸附近,另一架在伊丽莎白市失事。当年老战士并未遗忘彼此苏军指挥官奇比索夫的身份证明在美苏两国的军事交流中,从没有如此多的苏联军人在美受训,“斑马行动”可谓空前绝后。此后半个多世纪里,这段秘闻犹如人间蒸发,直到年12月31日,关于这次行动的文件彻底解密。分处东西方阵营的战士们并未遗忘彼此,尽管短暂的合作之后就是漫长的冷战。20世纪70年代末,年过六旬的加加林前往苏联,见到了老朋友奇比索夫。3年,奇比索夫的姐妹来到美国,在加加林陪同下重回伊丽莎白市。9年,加加林将“斑马行动”的相关资料捐赠给伊丽莎白市博物馆,奇比索夫的资料则被捐赠给莫斯科的租借法案博物馆。年5月,伊丽莎白市市长约瑟夫·皮尔接到了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的电话,对方表示希望讨论“斑马行动”。此后,俄国防部提议在帕斯科特兰克河畔建立纪念碑,由俄方出资、制作、运输并安装,一架飞机以及3位飞行员的铜像——一位美国人、一位苏联人和一位英国人——将被安置在花岗岩基座上。其中,俄罗斯人的面孔将以奇比索夫为原型塑造,由此,过世多年的他有望以未曾想象过的方式,实现故地重游的夙愿。工程原计划于年年中完工。然而,变化不定的美俄关系让这座纪念碑的前景蒙上阴影。一名美国官员表示:“我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二战英雄,但时代不同了。”据《中国青年报》袁野/文
上一篇文章: 最深的海洋是哪个已知地球上最深最黑暗 下一篇文章: 半个世纪师生情,融入沧桑岁月中北京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