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上北冰洋效仿汉口二厂,华洋1982为

国潮火热,北冰洋和汉口二厂等传统汽水品牌也受青睐。惹得华洋“眼红”了。但华洋却走上了“傍北冰洋、仿汉口二厂”的捷径。蓝鲸财经记者调查发现,华洋产品的包装与汉口二厂的风格极为相似。不仅如此,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华洋还与主动傍上“北冰洋”,打出“南有华洋,北有北冰洋”的宣传口号。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华洋汽水最早出现在广东,但华洋却成立不足一年,与广东关系不大,其创始人于欢的主要资产在河南,主要运营地也在河南。华洋的产品也采用代工模式,部分产品由佛山一家企业生产,但产品的检测报告也来自河南。在业内人士看来,华洋模仿汉口二厂并且从历史层面傍着北冰洋是希望能够快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这种操作并非是打造可持续发展品牌的作法。快速铺货扩规模蓝鲸财经记者注意到,华洋正在迅速铺货。据了解,华洋在全国市场铺货已经全面启动,有消息称,在西北、华北、华中、华南等成熟市场,目前已经完成二轮、三轮铺货。按照规划,未来一段时间华洋将在西南等偏远地区重点推广。蓝鲸财经记者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看到华洋的产品在售,包括瓶装产品和灌装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华洋的产品与网红品牌汉口二厂的产品极为相似。华洋也主打国潮风,色彩艳丽明快,若不仔细分辨,很可能误以为是汉口二厂的产品。华洋的宣传文案中称,华洋品牌由企业家陈启赋、林怀庭创立于年。年,在陈启赋后人的推动下,成立了华洋汽水公司。后来再次消失在大众视线中,直到年,华洋创始人牛欢,对广州华洋汽水相关产业和资产进行重组,并在年正式对外招商。此次亮相,华洋走不是差异化路线,而是模仿路线。在年成都糖酒会上,华洋的展台风格、产品包装用色,以及产品口味也酷似近两年成为网红的汉口二厂。在品牌宣传上则华洋傍上了“北冰洋”。在一系列的宣传报道中出现了:“年-年,华洋果汁汽水风靡广东、香港等南方地区,与当时风靡北京等地区的北冰洋汽水一起被人们戏称‘南北二洋’。作为南派汽水的代表,华洋汽水成为一代人的回忆;也正是在年,华洋汽水正式注册‘华洋汽水’、‘华洋’等商标”。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华洋是在放大华洋老产品的一个概念,利用这个汽水的国潮风赚快钱。傍名牌仿网红,收割红利据了解,牛欢于年2月15日申请注册“华洋”商标,国际分类为32类,但“华”字为繁体字,且商标含有HUAYANG”的拼音。经过多次转让,最终完成时间是年5月15日。“华洋”两个字的商标是年申请注册,经过异议审核的阶段,核准通知书打印发送结束日期为年5月27日。这也就意味着,“华洋”商标在饮料领域的正式使用不足十年。华洋对标的北冰洋,其商标注册年份可追溯至年,由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最早申请的32类商标。作为广东人,朱丹蓬表示,华洋原来在广东是一个很小的工厂,在广东地区知名度很低。后被个人入资,希望走国潮网红路线。但与汉口二厂和北冰洋的品牌差距太大。“在销售层面,北冰洋有北京以及京津冀地区作为市场基础,汉口二厂有武汉这个基地,华洋并无明确的大本营。”蓝鲸财经调查了解到,华洋与广东似乎并无太多关系。华洋的创始人于欢担任法人的企业为吉林华洋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旗下的企业主要在河南。华洋对外招商使用的是广州华洋饮品公司的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不过,产品的检测报告也是由河南的检测机构提供。并且,华洋的招商客服运营也在河南。在上游下游产业链层面,华洋与汉口二厂和北冰洋的差距更大。据了解,华洋目前主要采取代工。据广州华洋饮品客服人员称,他们的代工工厂有多家,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蓝鲸财经记者调查注意到,其主打的瓶装汽水产品由佛山佛山咔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该企业注册资本为68万元,属于小微企业。汉口二厂汽水又集中瞄准了便利店、盒马鲜生、华润Ole等中高端零售渠道。覆盖了数万家的门店。北冰洋在北京拥有两家工厂,且在安徽马鞍山建有一家工厂,主要负责南方市场。另外,北冰洋重庆工厂也在建设当中。并且,北冰洋年收入近10亿元,并准备与红星二锅头、义利面包打包借壳上市。食品产业品牌专家于策认为,从目前看,华洋风格有点怀旧,并非国潮,如此操作只能是一阵风,很难走长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11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