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品牌开始走红了,盘点这些年中国国货入

最近国货火了,三个老boy上阵的活力28,怼天怼地的精心,捡箱子打包的蜂花……各大国货品牌相互温暖,组团带货。

但国货品牌开始走红的背后,建议小伙伴们看看当年的他们到底是入了哪些坑。

1.活力28-品牌被外资雪藏

与其他直播间里熟悉业务流程的年轻主播不一样,这里只有3名手足无措的老年人,在网友的热心教学下边学边播,更是因为“找小黄车”让一众网友操碎了心,这样看似杂乱无章的操作却意外吸引了10万网友涌入直播间。

而国货活力28,始建于年,前身为沙市油脂化工厂,是一家加工菜籽、棉籽、芝麻的食用油加工厂。

70年代,改卖洗衣粉。

年,以“活力28”为品牌,率先在国内推出国际第三代洗涤用品——超浓缩无泡洗衣粉,开创了中国洗涤行业新纪元,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国内行业首位。

然而,到了90年代却因盲目夸张导致资金断裂。

当时只有上市或者利用外资来解决现金流问题,但受限于当时的政策,短期内很难上市,于是只能选择合资模式。

经过谈判,活力28与德国一家洗涤行业巨头签订合资经营协议,合同约定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在50年的合资经营期内,合资公司将独占和免费使用活力28的商标,作为补偿,德方向活力28支付一定费用。

然而,合资公司成立之后,活力28品牌却被雪藏,合资公司推出新品牌“巧手”。

这种手段在改革开放之初用的比较多,都是通过投资将品牌进行雪藏从而缩减市场份额,之后迅速推广自己的洋品牌占据市场,除活力28之外还有金丝猴、乐百氏、南孚、北冰洋汽水等国货。

正当活力28岌岌可危之际,还好活力28在深交所上市。

然而因无法使用活力28的商品加上经营不善,活力28集团连连亏损,年6月,活力28集团曾被曝欠薪、欠款,经营状况不佳,直至现在也能查到它的各种财务纠纷。(此时的活力28品牌为租赁来的,租期30年)

此次国货品牌的走红,可说是正当时,为岌岌可危的企业注入了希望。

希望活力28真的像它的直播首页中所说,未来能够“如果巅峰留不住,那就重走来时路。”

2.蜂花—销售渠道受打压

花西子事件后,国产老品牌蜂花在抖音官方直播间连夜上架三套79元的洗护套餐,并发布视频作品表示“不管工资涨没涨,反正蜂花没涨价”,引发新一轮“野性消费。

但更加让广大网友广为流传的是蜂花的各种箱子,全都是别人家回收利用的。

但翻开蜂花的历史,搞笑的背后也是一部艰辛成长史。

上海蜂花日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于年08月03日,前身为上海华银日用品。

年公司改制后,正式更名为上海蜂花日用品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液体洗发水和护发素生产的企业,蜂花曾是一个风靡80、90年代初的老国货品牌,巅峰时期,年销售额突破5亿。

从年开始,大卖场兴起,这些外资商超通过高额的费用、严苛的条件、不公平的合同等手段,限制或拒绝国内民族企业进入自己控制的销售渠道。

雪上加霜的是,宝洁、联合利华等洋品牌先后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外资品牌凭借雄厚的资本,以及不断推陈出新的营销手段,把蜂花一点点挤出市场。

洋品牌的夹击,加上本身不善营销和包装,蜂花连续销量下降,亏损严重。

艰难挣扎几年后,营收才逐步恢复,但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

但难能可贵的是,30多年来,这家公司无任何违规,10年来仅仅涨价2元钱。

这样良心的企业不多了。

3.精心-商标被别人注册

精心化妆品的主播以怼人出圈,怼天怼地怼网友,凭着这股子怼人劲,直播间也涌入了一种网友,成交量蹭蹭上涨。

说起它的品牌,也是一部血泪史。

前两年,一款“协和”维E乳走红网络,仅一周时间就在全网售出51万瓶。

不过,随之医院官方微博表示,医院不生产维E乳,只有硅霜和硅E乳。

不少媒体纷纷发布《真假维E乳:医院打假“协和”维E乳》,而“协和”维E乳的厂家--苏州一家名为“协和”药业的公司立马提起诉讼,在这场商标之争中,医院败诉了。

苏州市协和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证据显示,其在年就申请并注册了“协和”商标。

所以直到今天,作为协和产品的精心却无法打着协和的品牌,甚至一度出现了蜂花以为它是卖味精的搞笑回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11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