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的甲烷排放被高估
年1月13日,《自然·地球科学》(NatureGeoscience)发表题为《底层水温度较低条件下北极沉积物中甲烷的渗透减少》(ReducedMethaneSeepagefromArcticSedimentsDuringColdBottom-waterConditions)的文章指出,温室气体清单过高估计了北冰洋的甲烷排放。
甲烷作为大气的温室气体之一,其温室效应远高于CO2。自工业化开始以来,大气中的甲烷浓度几乎增加了2倍。人们对自然来源的甲烷排放了解甚少,对北冰洋甲烷排放的了解尤其如此。在北冰洋海底沉积物中,大量的甲烷被困在天然气水合物中,而底层水的升温可能会导致甲烷从海底释放出来。然而,季节性温度变化对北冰洋海底甲烷渗透活动的影响仍然未知,因为北极海域的调查主要在夏季和初秋进行。这意味着,目前的温室气体计算忽略了可能的季节性温度变化。由挪威北极大学科研人员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比较了寒冷(年5月)和温暖(年8月)月份挪威北极群岛斯瓦尔巴特群岛(Svalbard)以西地区海上天然气水合物的渗漏活动,该地区受到北大西洋海流分支西斯皮斯卑尔根海流(WestSpitzbergenCurrent)的影响。观测是在水深m处进行的,那里的海底以甲烷的大量渗漏而闻名。
研究结果表明,在5月份底层水温较低的条件下,甲烷的渗漏量比8月份减少了43%。研究证实,在寒冷季节冷渗层显然进入了冬眠状态,更多的甲烷气体被困在海底沉积物中。这种温室气体容器增加了夏季释放甲烷的可能性。季节性的底层水温度变化在北极大陆架上很普遍。研究人员推断,甲烷深层休眠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全球甲烷排放清单中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导致当前计算中甲烷被高估。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气候变化科学动态监测快报》年第03期,裴惠娟编译.
全球变化研究信息中心是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全球变化战略研究业务平台,主要任务包括:实时跟踪发布全球变化科技动态信息;从事气候变化、低碳发展、节能减排等重大前沿热点问题的战略研究及成果传播转化工作;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信息支持与解决方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54.html